你的位置:上海炒股配资官网_实盘配资炒股申请_安全炒股配资官网 > 安全炒股配资官网 >
栏目语白山股票配资
生于斯,长于斯,寿乡蕉岭,我美丽的家乡。你爱蕉岭,熟悉蕉岭,但是你真的了解蕉岭吗?当你走进《志说蕉岭百问》,你是否会意识到,关于蕉岭的一切,位置、境域、自然、人文……竟然有些出乎你的意料?
舞狮队走村串户逐家拜年
春节是中国最大节日,你了解春节的来历吗?客家人过春节又有哪些风俗习惯?
传统节日的起源和传承发展,是人类社会“逐渐形成,逐渐完善的文化过程”,是人类文明进化发展的产物。据现代人类学、考古学的研究成果表明,人类最原始的两种信仰:一是天地信仰,二是祖先信仰。天地信仰和祖先信仰产生于人类初期对自然界以及祖先的崇拜,由此产生了各种崇拜祭祀活动。
蕉岭人过春节,有粤东客家特色。一是持续时间长,从农历十二月二十五日开始,称“入年架(界)”,延续至来年正月十五元宵过后才算完年。二是注重清洁卫生,讲究吉利、禁忌,约定俗成从“入年架”开始,家家户户都要打扫室内外卫生、洗刷家具;大年三十全家人都要洗澡,更换新衣裳,故有“年三十日不洗澡,来生会变牛”的乡谚。除夕前,制年糕 (甜粄)、炸油糍(煎粄),以赠亲邻,称为馈岁。年三十日正午贴春联,贴门神、红纸。三是敬念祖先,尊老爱幼。年三十日下午要用三牲祭品敬祀祖先,并在春节期间有一系列尊老爱幼的活动。除夕夜,举家聚宴,谓之团年。入夜处处点灯,谓之“点年光”。改革开放后,家家都有电视机,围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节目等,更深始睡,或通宵达旦,谓之“守岁”。尊长者有给小孩钱(红包),谓之“压岁钱”。
炸煎粄
蒸甜粄
晚上零时起,称年初一,鞭炮齐鸣,此起彼伏,以示驱邪迎吉。这一天开始,亲戚朋友互相拜年,见面时互相道喜,说吉利话,见到小孩则赏以“利是(红包)”。年初二开始,妇女回娘家省亲,称“转妹家”。在文福镇白湖村,年初二有“祭新丁”之俗。在上年生男孩的家户,家长手捧“传盒”到始祖墓祭祀,报添丁之喜。
春节期间,蕉岭人在言行方面有严格的禁忌规范,如年初一不得骂人、讲粗话,要说吉利话;任何人不得上门收租讨债。年初三那天叫“穷鬼日”,一定要扫地,送“穷鬼”出门。
春节期间的文艺活动丰富多彩,年初一有金狮队,走村串户逐家拜年。舞狮活动历史悠久,至今仍盛传不衰。狮身以五色布制作,狮头彩画如演戏所扮之具。一人举狮头,一人为狮尾,又一人为“小鬼”。“小鬼”头戴假面具,身穿短褂,手执蒲葵扇。随行十余少年,手执戈盾叉棒之器,红巾裹头、扎腰,锣鼓喧天。于年初一至县城各祠堂或单位、乡村各家庙或厅堂参拜,谓之参狮。初二以后,金狮队至广场,各展武艺。始则交拳,继而戈盾叉棒,最后则舞刀,器械皆木或铁料制成。这种武术活动,由来已久,尤以文福各村为最盛。1949年后,县城及各乡镇演剧,举办篮球赛、拔河赛、象棋赛等文体活动。
趣话元旦与春节
“元旦”一词,最早出现在《晋书》“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的诗中。南朝梁人萧子云《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宋代吴自牧《梦梁录》中的《正月》条说:“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称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元旦”的意思是新年开始的一天,古时候,元旦别名很多。《礼·大传》曰:“正谓年始,朔谓月初,春元旦为正朔”;《列子·说符》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称元旦为正旦。许多古籍中还把元旦称为“元首”“元辰”“元日”“元朔”“端日”等等。但具体日期也不一致。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初一,商朝的殿历为腊月(十二月)初一,周朝的周历以冬月为十一月初一,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又以阳春十月初一为元旦。直到汉武帝时才恢复夏历,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初一,自始历代相沿未改,直到清代末年。辛亥革命后,1912年初孙中山在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时,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公历),为便以统计”,宣布中国改用世界通用公历,又将春夏秋冬定为四节:即元旦为春节,端午为夏节,中秋为秋节,冬至为冬节。因此,农历正月初一称作春节,阳历1月1日称为“新年”,而不叫“元旦”。1949年9月27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正式通过使用“公元纪年法”,才将公元1月1日正式定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为“春节”。
“元旦”是合成词。“元旦”字从“人”,从“二”,指上端。本义是头,引伸义正如《说文解字》所说,“始也”。“旦”字,从“日”,从“一”是太阳升起的意思。考古工作者曾发现过一幅太阳从山巅升起,中间云烟缭绕的图画,经考证,这像我国古老的“旦”字的写法。后来,在殷商时代的青铜器铸铭上,又发现了“旦”字简化成日出地平线的形状。“旦”字上面的“日”是以圆圆的太阳来表示的,“日”与“一”字连起来,就是太阳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的图像。从那时起,“元”“旦”连起来就被看成是新年的开头,意味着“一元复始,万象更新”。
1月1日称“元旦”并非世界各国都如此,因为许多国家和民族的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季节气候不同,所使用的历法不一样,元旦的日期也就各异。老挝把佛历的“宋干节”称为“元旦”;犹太民族把秋分日叫“元旦”;印度把民族传统节日“和利节”称为“元旦”;印度尼西亚的凯拉比特族人在每年候鸟第一次飞来的那天过“候鸟元旦”;居住在寒带的爱斯基摩人把每年下第一次大雪的日子作为新年的开始,称为“雪花元旦”;而埃及人发现天狼星和太阳一同升起的那天,尼罗河水上涨,他们就称为“涨水元旦”;更有趣的是,炎热非洲的乌干达,他们的新年是以雨季为标准的,每6个月就有一个雨季,所以就出现了两个元旦。
亲爱的读者朋友,《志说蕉岭百问》已全篇转载完毕。感谢大家为蕉岭更美好的未来一起奋斗!
白山股票配资